廿四節氣 - 夏至

廿四節氣 – 夏至

天文

2017年夏至:6月21日 12:24:06,農曆五月廿七日。每年西曆6月21日前後,太陽到達黃經90度為之夏至,今天的太陽會幾乎直射北回歸線(北緯23°26′28″44),使北半球日照時間最多,所以是一年中日間最長、晚上最短的一天。緯度越北的地方,白晝越長。在北回歸線的正午,太陽照射任何東西都會沒有影子。

地理 / 氣候

日出到日落一般大約是十四小時左右。根據香港天文台資料顯示,今天一出時間是,日落時間是。夏至雖然白天最長,太陽角度最高,但原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日子。因為地面的熱能還在繼續積聚中,還未達到最熱的時候。

夏至有雷六月旱,夏至逢雨三伏熱。 諺語

諺語說“熱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熱是以夏至及立秋為基點計算的。大約在新曆七月中到八月中,即大暑到立秋後,這說明為什麼暑假總是在新曆的七至八月。

言而,過了夏至,太陽在地球上的北至點(北回歸線)逐漸南移,北半球白天的長度就會每天慢慢的減少,黑夜慢慢的增長。

夏至後,早前的梅雨季節的天氣漸漸失去了力量,來自印度洋的南方暖空氣增強,以及西北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漸漸成熟,代表炎夏而又晴天的日子真的到了。可惜的是,此時地面受熱十分強烈,空氣的對流十分旺盛,午後至傍晚經常容易形成一陣一陣的雷陣雨。這種雷陣雨十分令人頭痛,因為降雨範圍小,分佈又不平均,往往氣象預測部門是預測不到的,但富經驗的漁民或農民,甚至經常在山上生活的人一眼便能預測這種特殊天氣變化。


即使如此,六月底至七月底,颱風仍未活躍時,仍然是外出觀星,拍攝銀河的最佳時機。

唐代詩人劉禹錫《竹枝詞》更因這種天氣有感而發(節錄):

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。

 

夏至哲學意義

夏至的「至」,即「極」,代表天地運行的三種意義:一是陽氣至極,二是陰氣開始,三代表太陽行至北(回歸線)。 簡單說夏至就是陽氣生長到至極之點,開始轉陽為陰的關鍵。

從卦象看,亦可看出「夏至一陰生之象,所以說夏至這一天是陰陽的一個轉折點,陽氣至極,陰氣始生。

中國術數預測學的奇門遁甲中,便是從夏至及冬至分陰陽二局定乾坤!

夏至祭祀

夏至與冬至相對,亦是古人十分重視的節日,清朝以前的夏至日放假一天,而宋朝甚至放假三天。

由於夏至日開始陰氣漸生,同時亦是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,因此亦容易發生蟲害、水旱災害等等天災,因此自周朝起,各朝天子常在夏至日帶同神職人員舉行祭地祀祖,祈求土產富饒、五穀豐收。

夏至三候

鹿角解:梅花鹿頭角上的表皮開始脫皮。

蜩(蟬)始鳴:蟬開始鳴叫。

半夏生:半夏是種中草藥,代表半夏開始出苗。

諺語測天氣

天氣預測諺語皆為中華文化精華之一,雖然沒有科學証明,但是這些諺語經過數千年的流傳依然有可取之處,可作為預測天氣的借鏡。

根據晴雨預測天氣:

「芒種火燒天,夏至雨淋頭」

「夏至有雷六月旱,夏至逢雨三伏熱。」

「空心雷不過午時雨」